學到老清明節回福建家乡拜祭先人及探親訪友,完成重要世俗事之後,一如既往“指定動作”,即是習慣的行程,遊覽家鄉的古跡名勝及中小學母校,又行走家鄉四處,穿街闖巷尋找昔日的足跡,當是懷舊自由行,青少年時代之陳年往事也隨之浮現腦海,令人珍珍回味!
離鄉出外謀生數十載,海外遊子身處他方,心繫家鄉,永懷故鄉情,留戀白塔,安平橋,龍山寺,一切一切的古鎮風光景色!
離鄉出外謀生數十載,海外遊子身處他方,心繫家鄉,永懷故鄉情,留戀白塔,安平橋,龍山寺,一切一切的古鎮風光景色!
欣賞學長王凱旋先生佳作《難忘故鄉情》 屈指一算,離開家鄉有廿多年頭了。按道理,香港已是我的第二故鄉。但是不知怎的,我仍時常夢游故鄉,但時與事,舊時的景象時常浮現眼前。
這些年,我也沒少回家看看。家鄉這幾十年實在變化太大了,一段時間一個樣,令我驚訝感嘆!那筆直的五里橋、喧鬧的三里街‧巍峨的白塔‧香煙繚繞的龍山寺,還有上小學必須路過的街巷、龍眼樹林…,有的已開始變形,面目全非。望著一座座新建築,我常會痴痴地站在那里,從自己的記憶寶庫檢析出它的原型尋找童年的足跡。
家鄉百姓的生活富裕了,有的搬進套房,有的住進別墅,放棄了百年的古屋。看見這些舊宅大門的層層重鎖,滿屋封塵,野草叢生,心裹總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當年的家是破舊些、擠迫些,但人情卻十分淳樸, 每當誰家有什麼大事小事很容易有個照應。而現在,人們忙忙碌碌,各掃門前雪同一座樓住幾年,還不知彼此姓名.以前鄰居,周圍四散,仿彿遠隔千里,天各一方,要想聚聚舊,都不大容易。
記得中學時代, 每天從家裹到學校,來回八趟,全靠『十一號』車,白天赤著雙腳頂著太陽,夜晚穿著木屐迎著月光,沒有汽車黑煙的襲擊,更沒有摩托車撞身的危險,多麼愜意,多麼自由自在。可現在,這種悠閒的感覺卻找不到了,這大概就是新時代留下的遺憾吧!我常反省懷疑自己是否『病』了?
都是自己還沾滿舊世紀觀念遺留下來的頑固病菌,不能解決?回頭瞧瞧自己的同輩,當年戴紅袖章的光圈早已消失,換來的是滿頭的銀絲和滿臉皺紋。往前再看看我們的後輩,他們都在競爭,增值、拼搏……我們與他們實在離得太遠了!是啊,社會前進了,夢遊過去都該結束了,快跟上時代的步伐吧!但是不能忘掉的還是故鄉的情,思鄉的債。
都是自己還沾滿舊世紀觀念遺留下來的頑固病菌,不能解決?回頭瞧瞧自己的同輩,當年戴紅袖章的光圈早已消失,換來的是滿頭的銀絲和滿臉皺紋。往前再看看我們的後輩,他們都在競爭,增值、拼搏……我們與他們實在離得太遠了!是啊,社會前進了,夢遊過去都該結束了,快跟上時代的步伐吧!但是不能忘掉的還是故鄉的情,思鄉的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