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思深,近鄉情怯/顏純鈎
2017-04-29 02:46:42 大公網
又有幾年不曾回老家了,趁清明節為先輩掃墓,在家鄉安海和泉州住了十天。
酒店才落成不久,兩幢主樓之間,闢了範圍頗大的花園,花徑整潔,清風徐來,早晚飯後在那裏散散步,享片刻清福。的士司機説,老闆請了那麼多人,每天開支驚人,酒店來客少,怎麼都回不了本,但那麼大一塊地,每天都在升值,老闆不會做虧本生意。
白天酒店外公路上沙塵滾滾,但據親友説,這裏倒少見霧霾,空氣一般還算好。這大概與閩南地區少有重工業有關係,安海是恆安集團所在地,主要生產紙尿片和衞生巾,聽説壟斷全國市場。
想念家鄉小吃,一早都走十幾二十分鐘到外面去買路邊的早餐。線麵糊已經變種,煮得很稀,加很多配料,豬大腸、豬血、蠔、酸筍、鹹菜、瘦肉、蛋絲等等配料,切得細碎,一碗線麵糊裏包山包海,什麼都有,但失去往日清簡雋永的味道。
早餐也有著名的番薯粥,清清淡淡,配菜也很多樣,蛋煎蠔仔、酸筍、豬肝、鹹鴨蛋、酥炸花生米,十幾塊錢管飽。當年家中的早餐也有番薯粥,配菜只有鹹菜、鹹鴨蛋,有時現買一塊冒熱氣的豆腐,切一點水薑絲,澆一勺麵豉,算是講究了。
中餐晚餐幾乎都與親友聚會,酒店裏的菜做得正規了,但收費頗驚人,外面請一桌也要論千了。白灼蝦個頭很小,花蟹也只有手掌大小,石斑魚煮湯大概是閩南的做法,喝湯而已,魚肉不堪咀嚼。也有蒸鱖魚,畢竟不是老閩南的傳統,做起來總有幾分走樣。倒是有一晚在泉州吃一客芋頭,不知哪裏來的品種,入口松化,齒頰留香,是有生以來吃過最好的芋頭。
閩南滷麵也遠近聞名,用的是生麵,加入高麗菜絲、珠蠔、小卷等配料,麵煮得軟爛,稍有湯汁,配料味道與麵條互相滲透,吃起來是一種囫圇模糊的美味,説不出如何好吃,但就是對胃口。
抽空到安海新區去走了一趟。街道寬闊,建築物簇新,可惜設計都不足觀,顯出一種平庸俗氣的風貌,這與主事者的識見修養有關。店舖很多,行人很少,店面企理,門可羅雀,一種新與舊交接的尷尬景觀,只感覺有隱隱約約的朝氣,夾雜混亂與糊塗。世道在往前走,前面是什麼沒有人深究,只管爭先恐後趕潮流。有些東西破壞了,來不及惋惜,有些東西新生出來,只是人有我有,未問端詳,如此渾沌難明卻又朝氣十足的世道,令人期待,也令人擔心。
多年未見的同輩都老了,正如他們見我,也是“鄉音無改鬢毛衰”。小輩紛紛長大,有的娶妻生子,有的為謀生四處奔波,現今講錢的世道,人人都在談收入,談買樓,談物價。年輕的生活壓力大,倒是退休的這一輩,有一筆退休金幫補,有自家物業的,現在最輕鬆,除了幫子女操持家務、做“孫經理”(指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其他時間優哉遊哉,享受生活。
當天我們又去參觀青陽五店市。青陽現在是晉江市所在地,五店市是老青陽的典型集市。五店市集中了典型的閩南建築,石板路高低錯落,路旁大多是傳統“四房看廳”的紅磚屋,屋裏分別陳列不同的閩南文化品種:高甲戲、布袋戲,南音、工藝品、小食等等,外地遊客到來,在區內流連半天,足可領略閩南文化的基本風貌。據説前幾年大拆遷時,也將一些不得不拆走的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築,搬到五店市原樣復原,這倒也是一種頗有心思的“德政”,因此使一些可能被開發商毀掉的有價值的舊建築得以保留,又成了吸引遊客的一個觀光點。
家鄉去來,心頭滿滿,老友相見説往事,文革與上山下鄉的苦難,現在回頭都已淡然。生活磨鍊了我們這一代,幸而改革開放至今,人間翻覆,從泛政治的社會生活中掙脫出來。往後看,歲月迢迢不堪細説,往前看,滿眼青山夕照明。到如今,成敗論定,窮通參透,有限日子裏,好好安頓疲憊心靈,有緣相聚,盡情消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