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香港沙灘好去處>石澳




瀏覽本港郊野旅遊資訊 /新假期 -生活
【香港沙灘好去處】最近天氣熱辣辣,今個星期最高氣溫更高達32度。既然那麼熱,當然要去沙灘消暑,出海滑浪啦!香港有不少沙灘經常被人指水質差,不過其實仍有好很多靚沙靚景靚水質的。以下就介紹10個本地靚景沙灘,有些更附設燒烤場。不過要注意,周未人流較多未必有足夠泊車位,所以最好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或小巴前往。
*keep住香港長期有靚景靚水質沙灘,人人有責,大家記住去完沙灘後要帶走垃圾,保持沙灘清潔,這樣每個沙灘都是周末好去處啦!
附上學到老近日在鹤咀道上遠眺石澳泳灘拍照及往年遊石澳泳灘拍照,另引用網絡石澳地圖。
學到老回想起上世紀七十年代來港初期,正當青春盛年活力充沛,時常在夏季的星期天獨自前往石澳海灘游泳,得以鍜練身體,舒緩平日生活工作之緊張壓力。時光飛逝,轉眼過了四十年,來到石澳村漫步沙灘,舊地重遊尋找昔日足跡,石澳海灘依然保持美麗景觀,但是看到海水中自己的滄桑身影,感慨人生易老天難老也!(學到老舊日綱誌)










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回憶往事。今天是端午節,學到老不其然想起少時在家鄉安海歡度佳節的情景。除了品嚐煎堆、五香肉粽、紅豆粽、鹼仔棕等美味端午節食品外,又上街觀賞富有地方色彩的「嗦囉連」街頭劇。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水心亭』海灣畔觀看緊張刺激的水上捉鴨活動,至今憶起回味無窮!
 今在香港歡度端午節,
學到老喜飲鐵
觀音 茶,品嚐閩南風味的五香肉粽,暢游龍舟水,又瀏覽有關閩南地區歡度端午節的網絡資訊。以下的資訊不但講解端午節的由來、歷史傳說,而且描述了學到老童年時期在閩南家鄉安海鎮歡度端午節的習俗及情景,閱時感到甚是親切及有趣,轉載與各位網友共分享!


以下資料引自台南郎部落格
    -3 分類:-泉州歷史文化-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節」、「五月節」。端午節系列民俗活動的主題,是驅邪除祟,祈福求安。  「端午」一詞,似與夏歷的建寅有關。一年之中,五月為午月,五月初五又為午月中的第一個「」,故稱「端午」。又名「天中節」,《提要錄》云:「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道家稱「地臘良辰」,《道書》云:「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記錄常生。
  端午節的起源
  一、屈原說。
  南朝· 梁檁《荊楚歲時記》:「五月競渡,俗為屈原沉汨羅江日,故命舟拯之。」南朝· 吳均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五日以簡貯米投水祭屈原,後人見三閭謂曰:苦為蛟龍所竊,願以蒲葉裹五色絲纏之,則蛟龍畏也。」
  二、龍誕說。
  聞一多在眾多的史籍中找出了101條史典,證實五月五日系龍的生日。  農曆五月初五,原為古閩越族人的「龍子節」。後晉人南遷,將中原漢人紀念屈原的習俗帶到閩南,與「龍子節」揉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端午節習俗。
  三、懋日說。
  南朝·梁檁的《荊楚歲時記》說:「采艾以為人懸門戶口,以祛霉氣。」· 彭大翼《山堂肆考》說,五月五日為惡日,如佩帶艾葉紮成的「艾虎」,可以避邪除穢,驅魔逐鬼。  其實,農曆五月並不是只有初五這一天才是「」日,而是整個五月都是「」月。東漢·崔實《四民月令》載:「是月(即五月)也,陰陽爭,血氣散。」五月氣候多雨濕熱,人的體質也較差,容易流行瘟疫。故至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在記荊楚五月風俗時說:「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端午節習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方面。泉州人習慣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這大概是與五月為惡月的傳統觀念有關,而實際上五月又可以說是舊時泉州人的避惡攘災月。
   四、夏至說。
  西晉史學家司馬彪《續漢書》說:「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日至,陰氣萌生,恐物不揉懋。」須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五、曹娥、伍子胥說。
  《異苑》:「五月五日,曹娥父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娥巡江號哭,投江死三日,後與父死俱出。」南朝· 范曄《後漢書》說,浙江東部百姓十分懷念伍子胥,每逢夏歷五月五日,必沿曹娥江逆流而上,並以歌舞接伍神。
  六、玄宗生日說。
  野史傳說,公元685年五月五日乃李隆基誕辰。後人牽強附「」,遂將五月五日稱作玄宗生日。
  七、吉祥雀子說。
  在湖北丐陽一帶有四位「吉祥雀子」的俠客,他們專事劫富濟貧,不幸官兵圍剿,於五月五日投湖盡節,後人哀之,競相划船以祭祀。
  包粽子
閩南地區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後沾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蘸上白糖來吃。
  煎堆補天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以米粉或面和物於油內煎之,謂之堆。夾注按:此即菹龜之訛也。《風俗通》:是日煮肥龜,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菹龜,取陰陽包裹之象。)  唐·《開元遺事》云:「宮中端午造粉團、角黍貯盤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粉團」應即為「」,可知煎堆風俗起於唐之前。  「」,即麥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他配料調成糊狀,下油鍋煎成一片一片的圓形軟餅;有甜堆(配料用紅糖)和鹹堆(配料用綠豆芽、韭菜和小白蝦或海蚵煎)兩種。
  農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節,經常淫雨霏霏,難得放睛。民間傳說是遠古女媧補天時遺漏了一條縫,天空「漏了」所致,應設法予以彌補。因此,到了五月節這天,泉州人家家戶戶煎堆,用以敬奉神靈,目的是為了堵住裂縫的天。反映了懼怕久雨成災,期盼夏季農作物有個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節這一天,也往往是睛天,所以百姓益信煎「」確有補天之效。
  炒午時鹽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合百藥。」  到了端午節中午十二點前後,家家主婦常取茶葉和鹽少許,人鍋熱炒,炒至鹽色發烏為止,然後趁熱包好收藏,作為家庭藥茶。每逢盛暑腸胃發生毛病,取午時鹽茶沖泡飲服,頗能見效。
  掛「五瑞」
  閩南僑鄉於端午節在大門、房門的門楣之上懸插五種植物,即榕枝、艾葉、菖蒲、柳枝和大蒜頭,俗稱「五瑞」。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出一定氣味,可以殺菌並驅除蚊蠅。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懸蒲艾及桃枝於門,貼符及門帖。」
  考:《荊楚歲時記》:「端午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采艾結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端午都人畫張天師像以賣,又泥塑其像,以艾為髻,以蒜為拳,置於門上。」《續漢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除惡氣。」《抱撲子》云:「或問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
  薰燒艾葉、蒼朮、蟬蛻
  端午節這天,農村家家戶戶生起火爐子,關閉門窗,把蒼朮、蟬蛻或艾葉放在炭火上焚燒,煙熏滿室,使其發出強烈氣味,以薰殺房間內的細菌蚊蟲。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中藥室內薰殺消毒方法。
  泡、飲雄黃酒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飲雄黃酒,且噀於房角及床下,雲去五毒,小兒則擦其鼻。」其可能為《荊楚歲時記》「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的濫觴。  取少量雄黃泡於酒中,少量飲服;或加入少量硃砂,再用毛筆塗於小孩的手心、腳心,並在小孩額頭上書寫「」字;或用黃紙染濕,再粘貼於門後。
  因雄黃有殺菌功效,酒有揮發性,不論飲用、塗抹或讓其慢慢揮發,都有一定殺菌效果。小孩皮膚幼嫩,塗抹手心腳心,可以消毒殺菌。至於額上「」字,與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能成長得像生龍活虎一般。
  續命縷和香袋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小兒以五色絲系臂,曰長命縷。夾注《風俗通》:長命縷,一名辟兵繒。)又以通草象虎,及諸毒物插之。」《風俗通》系漢·應劭著,其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辟鬼及兵,又名長命縷、縷命縷、辟兵繒。」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矣。至於「以通草象虎,及諸毒物插之」之俗,劉克莊詞有云:「時樣釵符艾虎」,《荊楚歲時記》也曰:「取萬歲蟾蜍頭上有角者,陰乾帶於身辟五兵。」
  泉州之俗,取五色絲線擰成一般,繫於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繫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端午節時,還特用綢緞為小孩縫製鳥獸瓜果形狀的「香袋仔」,內裝香料及雄黃,讓小孩掛於胸前,以驅除瘴氣,有益健康。
  「律垢浹」
  即所謂「五月節,律垢浹」,這在民間諸多節日之中,可謂別具一格。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沐蘭湯。」  沐蘭湯之俗,由來久矣。《大戴禮》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也云:「浴蘭兮沐芳。」《泉州府志》雖有載,但泉州早已把它簡化為一般沐浴了。  端午節時令已由深春轉人仲夏,地氣漸溫,家庭主婦於中午之時,汲取井水或燒煮蒲艾湯,為兒童沐浴洗滌。而青少年及壯年男子,也於是日齊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據雲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禳災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是月無定日,裡社禳災。先日延道設醮,至期以紙為大舟及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備,陳鼓樂、儀仗、百戲,送水此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於海者。」
  「嗦囉連」驅邪
  亦稱「採蓮」,乃古越族人的遺風,歌唱中的「唆囉連」據說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災的咒語,又說是古越族人呼龍舟為「氵頁濾」,所以才有「唆囉連」這種音詞。是一種詼諧風趣的驅邪消災習俗。舉行活動的時間,舊方志載為五月初一,而新編方志則記為端午節這天,均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載:「五月初一日:採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詳見《泉州民俗·唆囉》)
  划龍舟
  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後演化為賽龍舟民俗活動。是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風俗》:「端陽:龍舟競渡。夾注·黃克晦詩:乍采芙蓉制水衣,蒲觴復傍釣魚磯。歌邊百槳浮空轉,鏡裡雙龍 夾浪飛。倚桌中流風澹蕩,同橈極浦雨霏微。為承清宴耽佳賞,自怪猖狂醉不歸。)  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颱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後來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游龍舟,遊行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
  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但古時競渡,是否概用龍舟,尚有疑問。因《荊楚歲時記》載:「競渡者取其舟輕利,謂之『飛鳧』,又曰『水車』,又曰『水馬』。」那就不限於龍舟了。唐代競渡也有不用龍舟的,如《唐小史》載:「杜亞節度淮南,民為競渡,亞欲輕駛,乃髹船底,篙人衣油采衣,沒水不濡。」  龍舟之制,相傳始於隋煬帝。唐·顏師古《大業拾遺記》云:「(隋煬帝幸江都)至汴,帝御龍舟,蕭妃乘鳳舸,錦帆彩纜,窮極奢侈。」「絳仙善畫長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輦召絳仙……擢為龍舟首楫,號曰崆峒夫人。」  唐代的龍舟競渡,已經達到很大規模。唐·駱賓王《競渡詩序》云:「便媚舞袖,向綠水以全底;飄颺歌聲,得清風而更遠。」劉禹錫詩:「綠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吳和子詞:「畫鼓轟雷,紅旗摯電,奪罷錦標萬徹。
  水上捉鴨
  泉州端午節特有的民俗活動。  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越長越佳,杉木上塗以油料,使之潤滑;杉木尾端掛一長形小竹籠,內放一隻活鴨;籠蓋直豎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開。  活動者保持身體平衡,從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開籠蓋,活動者與活鴨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兒協助下,抓住活鴨。活鴨即作為活動獎品。由於身體平衡難度極大,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岸上觀者千百人吶喊助威,歡聲雷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