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欣賞古詩『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 
張繼,字懿孫,生卒年不詳。詩作風格清新,內容多關心社會民生。這首楓橋夜泊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程度,不下於李白的「靜夜思」。 
解釋 
1. 楓橋:江蘇吳縣城西的一座橋,原名封橋,因張繼的詩而改名為楓橋。2.姑蘇:即蘇州,今江蘇吳縣。 

語譯 
月亮向西落下去了,楓林中的烏鴉不停地啼叫著,滿天瀰漫著秋霜的寒氣。面對著江邊連綿的楓樹和江上漁船明滅的燈火,觸景傷情的悲愁使人無法入眠。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遠處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一聲聲清清楚楚的傳到船上,更增添遊子的寂寞愁思。 




 
 

 
 
 

 
 
 
陸晶-楓橋夜泊
古箏曲《楓橋夜泊》是作曲家王建民根據唐朝詩人張繼的同名詩創作的一首古箏與鋼琴合作­的作品。
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用極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
古箏曲《楓橋夜泊》,用輕勾慢撚、低歎淺吟的旋律,把暗夜孤橋邊的一彎冷月、幾盞漁火­、兩岸霜楓、數聲疏鐘和一葉孤舟凝結的愁緒,演繹得淋漓盡致;又用高音區急抹重刮、急­切濃重的彈奏,將落第士子的一腔幽怨,以及羈旅遊子的思鄉之情,再現得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