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共同富裕成國策 巨企響應識時務

 翻閱東方日報【產經評論】共同富裕成國策 巨企響應識時務  09月02日(四) 23:35

新冠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復甦,各國面對龐大的財政開支不得不發愁,惟有先使未來錢印鈔救市,後果就是激化資產泡沫,深化貧富懸殊矛盾,再加上今次世界再不團結,在中美爭霸戰下,兩國要投入大量資源加快發展戰略產業,實乃在在需財。可中國並未有如美國狂印銀紙透支貨幣信用填氹,而是透過內部整改,並提出「共同富裕」的國策來應對。兩大中資科技巨頭已先後響應自願捐出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有巨企充當「前浪」,必帶動後浪推進,應對內外挑戰自可事半功倍。眼見在危機當前,中國體制再次發揮優越性,美國只有慚鳧企鶴,繼續踩鋼線謀翻局。

誠然,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助力於政府的補貼、稅務優惠等支持而茁壯成長,到近年新經濟提速發展,一場疫情更讓各大科企業務邁向高峰,富可敵國,富豪身家更水漲船高,社會上可觀的財富積聚在這些科企與富豪手中,是不爭的事實。

所謂「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目前中國面對美國的刻意圍堵,日子本就不太好過,詎料世紀疫情持續不斷,打擊經濟復甦的步伐,當社會愈趨繃緊,愈凸顯過去網絡經濟平台、教育與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亂象問題嚴重,故招來當局出手連番整治,豈非無因。須知道中國如今已是小康社會,未來除了要強化製造業,還須發揮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潛力,這得擴大中產收入群的佔比,合理調高可支配收入,透過反壟斷、打擊不公平競爭和非法市場行為,以促進社會資源再分配。

明乎此,財力雄厚的巨企自當響應「共同富裕」國策,自願回饋社會,尤其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碼化等國家重點拓展的領域,主動分擔政府重擔。這些行為雖看似超出企業的正常業務運作,亦有點像繳付一次過稅款,令企業盈利打折扣,但長遠而言,此不失為識時務之舉,配合整改要求,冀讓業務盡快重上健康增長軌道。

商業世界,企業牟利,在商言商,這本來是無可厚非。可企業的成功就是基於政府扶助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得負上社會責任,更不可能逆國策而行,這是客觀事實,也放諸四海而皆準。中國如今面對內憂外患,正設法梳理全國資源,配合國家戰略應對。科企既是成就經濟增長的領頭羊,只要這次整改順利完成,擔當的社會角色更清晰,自有望在新起點再闖巔峰。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