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關注家鄉文物古蹟『安海白塔』

 
身在香港,心繫家鄉。故鄉安海鎮之山水景物永遠留存學到老腦海中。平生喜愛旅遊,即使遊遍萬水千山,還是家鄉的名勝古蹟最美。每次回鄉,最重要的行程是前往白塔,水心亭及五里橋,閒逛大半天,興致尤勝遊覽甚麼名山大水 ! 在香港有空總是喜歡翻閱有關安海古鎮的書籍,又細意觀賞自己歷次所拍家鄉景致的照片。如今上了年紀,更加懷念家鄉,對故鄉的白塔,水心亭,五里橋及龍山寺等等名勝古蹟有一份濃厚的情感!
近日從徵信網友傳來安海白塔因連場大雨或是多年失修,致使塔簷出現了坍塌,白塔或有倒塌危險。學到老看到此訊息感到憂心忡忡,恐怕故鄉的地標『白塔』真是倒塌。希望有關當局能盡快修葺『白塔』,加以維護。『白塔』不但是安海的地標,亦是富有價值的全國文物古跡,她承載著安海古鎮的繁榮歷史,更是我們安海人生活及記憶的一部份,對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白塔』更是別有一番情意,願『白塔』安好!
69 泉州網(微博)-東南早報(微博)訊(早報記者 林加華 \圖)860余歲的安海白塔,塔簷出現了坍塌,這一消息讓不少人揪心。在塔的附近,安平橋生態文化公園專案的建設已到塔邊,白塔在等待著華麗轉身,只是,大家期盼步伐能快一些。

四周雜草叢生塔身衰老不堪

在安海當地文獻資料裡,白塔被視為安海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在安平橋畔,這座建成860餘年的塔被視為橋的守護者。1961年,白塔作為安平橋的組成部分,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昨日,記者在白塔下看到,四周雜草叢生,附近都是泥濘,沒有看護的人員,與它國保單位的頭銜極不匹配。塔週邊的鐵門緊鎖著,除了兩方石碑和角落邊一堆磚塊,再無其他的配置。一面廣告牆之隔,就是車流不息的大路。

這是座五級高的仿樓閣式佛塔,五層六角,塔身已是斑駁不堪,塔頂長出了青草。塔的第四層,塔簷缺了一大片,掉落的磚塊砸在了第三級上。

站在安平橋上望去,曾經安海第一高度的白塔,顯得了,旁邊都是建築工地,身後是一片片林立的高樓,再不是往昔的天空海闊。

早年繁華非凡承載安海記憶       

白塔是安海的文明。安海當地文史收藏人士汪建育先生說。

他介紹,宋明時期,安海古鎮海上貿易興盛,古渡口就在白塔之下,繁華之景,讓人浮想聯翩。明朝時期,白塔大修過一次,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文明塔。鄉里有人科舉高中,就會在塔上掛上大紅燈籠慶賀。再後來,有讀書人要去應考了,也會到塔下祈拜,足以見白塔在安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漲海聲中,白塔也是一座燈塔。夜色籠罩的海面上,歸航的船隻們看見白塔上的光,就是看到了回家的路,塔指引著一艘艘船隻平安歸來。(節錄)


                           
            引用 东南早报(微博)(早报记者 林加华 拍照)


  以下白塔照片為學到老之前回鄉時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