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陳嘉庚先生是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


參觀嘉庚公園鰲園紀念館展覽有關陳嘉庚先生生前豐功偉績之圖文,十分讚佩陳嘉庚先生傾盡一生財力,用盡心力建設家鄉,在民國革命,抗日戰爭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后貢獻巨資逹一億五仟萬(以現幣值起碼有數十億), 陳嘉庚先生名付其實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伟人毛澤東之稱讚一言中也!
維基百科資訊:
陳嘉庚(閩南語:陳甲庚, 白話字:Tân Kah-Kiⁿ, 英文名:Tan Kah Kee,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人(現廈門市集美區集美街道),著名華人企業家,慈善家,革命家,閩南人,他的銷售網點遍佈東南亞各大城市以及香港、上海、廈門、廣州等地。他同時為華僑領袖,他與東南亞的華僑為國民黨抗清革命、北伐、抗日大多數資金提供者,組織「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動員南洋華僑踴躍捐款,購買救國公債,選送華僑司機回國,在滇緬公路運輸抗戰物資,為祖國的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只計陳嘉庚個人便捐出一百多架戰鬥機、一千多輛戰車、百億軍火和救濟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資在多山的福建興建鷹廈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由民間人士出資興建的鐵路。
陳嘉庚在國民黨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上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提案,成為近代對漢奸定義的代表,因為得到閩籍華僑勢力的支持,國民黨主戰派勢力大增,動搖者亦不敢加入投降派。國共內戰期間陳嘉庚是毛澤東以及蔣介石爭相拉攏的對象,解放軍攻佔北平後,陳嘉庚曾以華僑首席代表身份參加首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激烈反對毛澤東沿用「中華民國」國名,最後討論後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陳嘉庚亦非常重視教育事業,新加坡、香港、廣州、廈門、南洋以及中國大陸很多獎學金以及學校都是陳嘉庚捐獻的。

感謝安海同鄉聯誼舉辦廈門金門之旅.使學到老增廣見聞,令學到老blog和微信更多照片資訊分享。一連多篇分享旅遊廈門金門之圖文,謝謝微信友們,眾多同鄉校友,特別是多位學長老大哥賞臉瀏覽讚評!
 
 



 



















參觀集美陳嘉庚紀念公園

廈門集美鎮是學到老上山下鄉期間曾經等候火車,停留過之地方,近半世紀后幸好參加同鄉會舉辦的廈門金門旅遊,能夠再舊地重遊,感到甚是高興。最重要的是參觀紀念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之鰲園及擴大的嘉庚公園等風景區,是人生甚具意義之歷程。
以下綱絡資訊
嘉庚公园位于鳌园的西面,与鳌园连成一体,园址为陈嘉庚先生于1955年向村民所购,原计划建成小公园。为隆重纪念陈嘉庚先生,完成嘉庚先生夙愿,1992年,集美学校委员将其建成嘉庚公园。该园在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竣工开放。该园占地3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按照传统园林布局,具有嘉庚建筑风格,亭台楼榭,飞檐长廊,小桥流水,绿荫蔽地,融纪念性、艺术性和游乐性于一体,与鳌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嘉庚公园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鳌园北侧,门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主要有獒园,集美解放纪念碑,游廊,博物观,最重要的嘉庚事跡紀念館。

历史沿革
1992年,根据陈嘉庚先生的遗愿开始动工兴建。
1994年,嘉庚公园竣工。
2002年,嘉庚公园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
地理位置
嘉庚公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的东南海滨,是为纪念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所建。
景区介绍
陈嘉庚先生在晚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家乡集美的建设当中,但他不幸于1961年病逝,有许多计划中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他曾说过鳌园完工后,前面的海边空地要建一个公园。夙愿未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为完成陈嘉庚先生遗愿,将鳌园的北侧开辟为公园,该园于1992年动工,199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00㎡。
嘉庚公园
进入园中,满眼是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是中西合璧风格的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鳌亭”和“命世亭”,均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鳌园同时建成,是鳌园建筑景观的延伸。“命世亭”内原先树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十大元帅的雕像,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雕像在1961年9月间被悄然移走,成为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