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瀏覽港珠澳大橋之訊息



                                     學到老拍攝地鐵站廣告牌照片
諺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意指遊走四方,可增廣見識。而今可以說瀏覽互聯網能知曉天下事,正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香港01新聞網:
"繼廣深港高鐵在上月23日正式營運後,另一項由粵港澳合作建設的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也將於近期開通。"

香港明報社評:融合「就高不就低」 港珠澳大橋劃準繩
2018/10/3
【明報社評】港珠澳大橋日前完成3天試運,預料年底通車。港珠澳大橋是全球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兩年來先後通過超強颱風「天鴿」和「山竹」考驗,安全疑慮應可消除。港澳與內地各有做事方法,大橋設計標準「就高不就低」,可為未來大灣區合作奠下良好準則,香港在這方面可以發揮更積極角色,同時借鑑別人所長。本港跨境陸路貨物運輸下跌,加上連接珠三角東西岸的深中通道和虎門二橋等即將陸續開通,港珠澳大橋尚未通車,已面對不少挑戰競爭,如何爭取車流客流,關鍵在於香港能否做好自己,力爭在大灣區融合扮演領頭羊角色。

香港口岸成瓶頸隱憂

高鐵混亂教訓應記取

為準備港珠澳大橋開通,香港、澳門及內地政府早前舉行聯合試運,測試三地口岸運作,以及大橋行車安排、配套設施和服務等,讓穿梭三地的旅遊巴公司模擬上落客及過關程序,兼讓司機熟習路段。有直通巴士業人士認為,珠海口岸較為混亂,未見「直通巴士上客區」指示牌,出入境安排亦較為複雜,上下車及出入境在不同樓層,旅客需帶同行李「上上落落」,估計要1520分鐘才完成過關。相比之下,香港口岸設施較為人性化,旅客上下車及過關均在同一樓層,若人流不多,約10分鐘應可完成過關手續。港珠澳大橋是打通珠三角東西部的核心基建之一,便捷最為重要,香港營運管理經驗較佳,可以起示範作用,然而在配套規劃方面,特區政府亦應多參考別人做法,檢視自身不足。

今年初澳門公布大橋邊檢大樓東停車場將提供3000輕型汽車泊位,相比之下,香港口岸停車場只提供約650個泊車位,數量明顯不足。特區政府表示,規劃香港口岸設施時,預計大橋旅客主要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口岸,可是業界關注香港口岸跨境巴士上落客位有限,前往香港市區以及珠海澳門方向,分別各有3040個跨境巴士上落客位,估計通車初期尚可應付,惟日後大橋車流增長,上落客位可能很快飽和,香港口岸可能成為瓶頸,特區政府有必要及早增加口岸交通配套。高鐵通車後,西九總站因為沒有內地自動取票機,導致內地旅客要排長龍到櫃位取票。前車可鑑,香港不應重蹈覆轍,再犯同類技術失誤。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硬件先行,港珠澳大橋與高鐵均是打破三地物理阻隔的重要基建。就像高鐵香港段一樣,鑑於三地制度文化差異,港珠澳大橋由興建過程到日後具體運作,都需要好好磨合,當中所體現的,正是未來大灣區融合必經過程。三地各有一套工程準則及做事方式,主體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亦提到,香港方面的程序更多更複雜,最初內地工程團隊也很不適應香港的做事程序及思維,大至施工方案,小至人工島燈飾安排,雙方均有分歧,然而最重要是各方都以做到最好為大前提,願意互相遷就。

大橋流量迎來挑戰
折射港深龍頭之爭
大灣區融合目標是追求共贏發揮更大效益,既非事事要跟內地標準,亦不應抱着「大香港心態」,一定要內地跟香港一套,港珠澳大橋一個重要經驗,是強調「就高不就低」原則,內地與香港可以各師各法填海興建人工島修築高架橋,然而大橋設計每項要求均採用三地當中最高的標準,例如大橋所用混凝土壽命,內地標準是100年,香港標準是120年,最終大橋採用了香港標準;行車線闊度方面,香港規格是3.667米,內地是3.75米,結果大橋每條行車線闊度用了內地標準。未來大灣區融合,應該在堅持一國兩制、尊重三地制度差異之上,繼續朝「就高不就低」的方向走。

港珠澳大橋的汽車流量,原設計約為每天9萬輛,最高可達14萬至15萬輛,惟近年珠江口多項基建陸續上馬,三地政府已調低大橋車流預測,估計2030年平均每日汽車流量為2.9萬架次,只及原設計流量三分之一。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的虎門二橋明年開通,耗資447億元人民幣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通車,加上本港陸路貨運量下滑,港珠澳大橋無可避免要面對競爭,可是亦毋須悲觀認定大橋流量長遠必然不濟。

大灣區融合,香港、深圳無可避免會競爭,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長遠車流客流表現,某程度是港深競爭的一個側寫,然而亦非全貌。港深兩地各有優勢,有競爭才有進步,香港只要做好自己,努力提升,有力爭當領頭羊。香港社會要避免自我膨脹,亦毋須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