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拜讀梁啟超先生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拜讀梁啟超先生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裡頭「敬業樂群」和《老子》裡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我所說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務,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有人說:「我並不是不想找職業,無奈找不出來。」我說:職業難找,原是現代全世界普通現象,我也承認。這種現象應該如何救濟,別是一個問題,今日不必討論。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安心躲懶,我敢相信他一定能得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採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方面為生活而勞動,一方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裡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什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那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裡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我從前看見一位法國學者著的書,比較英法兩國國民性質,他說:「到英國人公事房裡頭,只看見他們埋頭執筆做他的事;到法國人公事房裡頭,只看見他們銜著煙捲像在那裡出神。英國人走路,眼注地下,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像不把走路當一回事。」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若果如他所說,英國人便是敬,法國人便是不敬。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上說:「用志不紛,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未完)

以下是全篇文章連結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6%95%AC%E6%A5%AD%E8%88%87%E6%A8%82%E6%A5%AD

2021年4月27日 — 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 ...
wikisource.org ›

                                                                       

以上是兆成行有限公司平日在網絡,以及逢星期六登載在東方日報的護膚美容及衛生消毒產品廣告,配上轉載的文章,與各位網友及微信友分享。編輯此集看到兆成行暢銷的豐富多彩的美容品牌圖片,學到老心裡不期然自許兆成行老中青同仁,多年來秉持敬業樂業精神,就算經歷社會動盪疫情影響等等,在恶劣的營商環境中,都能够適應時勢變化,樂觀應對,一直以來堅持兢兢業業,克苦耐勞勤奮經營,促使兆成行生意得以順暢經營,貨品内外銷與日俱增,貨達三江通四海也!

欣賞「美文」与山水同呼吸

「美文」与山水同呼吸  作者  人民资讯|2021-01-12 14:50:12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登山观水久了,人的眉宇间总会透着山水的气质。无论富水的山,还是蕴石的水,都阴阳互答,滋润美艳。那是生发着青春的姿容,是葳蕤着植被的乐土。山野中因有雪水、瀑布和泉水不断融化、奔涌和流注,山茶花愈发显得妖娆繁盛,杉树触着流云窃语,松鼠忽在树冠中俏皮地露出笑脸。雪松、柏树始终青翠挺拔,是不是因山之气质的岁岁浸染?遮天蔽日的树木混杂着水汽,青苔也在深情地向四周蔓延。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有一位画家朋友说过:“在山水中画山水,若不隔膜于山水,首先要成为山水之友或山水之子,以爬附之姿不断与山水进行生命交流,山魂、水魄才能转变为灵感。”触摸、聆听、审视、思忖过无数次山水,登高岭而极目,探幽林而警心,不期而遇的升华才会来到。顺其流、识其行、绘其意、达其安、悦其心,即便闭上眼帘也可以“听到山水,闻到山水,感受到山水”。

看山水,亦通神。以林泉之心,临之界则有;以高傲之心,顾之滨则无。树木、百草和动物长于山水间,嬉于斯、游于斯、乐于斯,山水为周遭生命提供滋养,补充元气。人要懂得林泉,就要深入其中,掌握其呼吸吐纳规律。远岚近坡、青云淡雾、古松白鹭,擢世间生趣融冥想之境,取博大宏伟存淡雅之真。梅花开在雪野,翎羽的喜鹊优雅地栖落枝头,每“喳”一声,喜鹊尾巴上翘一下,在太阳下漆黑的羽毛闪着幽蓝的光,始于用心观察。

与山水同呼吸,类似赏画,看的是气息。高远之色,气息清朗;高远之势,气息急促;深远之意,气息连绵;平远之意,气息冲融而缥缈。与山水同呼吸,类似读山水,看的是颜色。山色春绿、夏碧、秋黄、冬白,水色春晃、夏苍、秋净、冬瘦。与山水同呼吸,不作庄子兴叹,而以水之匍匐寻山之裂隙。与山水同呼吸,烟波因舟而缩小,山水因我而阔达。我就是舟,舟就是我,联结万千山水,复合圆融这山那水。

这山那水,赢得好山好水的美名,要不高也不矮,不平也不陡;清水潺潺,小鸟啾啾,林涛吼吼,狍鹿驰骋,鸡兔出没。捧读那水一般的眼睛,那湾湛蓝的海子突然躲进山的睫毛间。风起处,看一排排参天杉树牵手相依。捧读山间酽酽的诗意,看月儿云里云外,我能抚瀑布激昂跌宕的秀发,可听山歌穿越山岭的应答。湍急的河流打着漩儿,泛着白沫从深山长谷中呼啸,形成月牙状蓝幽幽的长潭。凉爽的风从山坳间吹过,掠过稻田上空,稻浪随风起伏,好似与山麓旁的银杏树论古谈今。

日日游迹于山水之间,才能享受山水带来的风情。是群峰招手,把我引向蜿蜒的小径;是瀑流轰鸣,把我引向氤氲的云雾。山水之间,有欢喜,有离愁,有人生。人在山水之间,释放自己,感受那一片纯真。宋仁宗庆历六年,滁州太守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其中有佳句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于人,从嫩绿鹅黄到姹紫嫣红;从涓涓细流到波涛汹涌,始于奔走在山坳里的一次次领悟。

千岩竞秀,草木饱蘸着苍黛作画;万水溪流,水波应和着野花煮酒。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云烟而秀媚;水以山为颜,以亭榭为眉目,以渔樵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樵而旷远。

上善若水,刚毅作山。山与水的两种不同形态,显示着各自本质。水在山峦之间作云,云涌而上触巅降雨。峰之雾,缠绕成山帽;壑之岫,珍奇有宝石;崖之瀑,激情玩颠簸;汇之泉,奔流作涧溪;峪之岚,缠绵造云海;山之肾,集纳涵深潭。抬头见山,低头见水,水绕山,山挽水,山因水而生机勃发,水因山而变奏多姿,人因山水而胸襟豁达舒展。(未完)

全篇文章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1740794e139d65704de2f2e1

學到老郊遊拍攝的山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