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天安門



一九九八年遊北京時,記得其中一主要行程是由牌坊『正門』入口前往天安门广場遊览多個景区,主要目標景點是天安門,最有意义之遊览行程是上城楼参观拍照留念。
维基百科:
天安門坐落在中國北京市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隔長安街相望,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設計者為明代的御用建築匠師蒯祥。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時稱為承天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19251010日,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始對民眾開放。1949101日,在這裡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它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並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之一。1961年,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天安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

天安門原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城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基,當晚「焚毀宮殿及九門城樓」,承天門再次被毀[來源請求]。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引用網絡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