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兩岸猿聲啼不住



瀏覽"一老講古",理解古詩的詩意。
“兩岸猿聲啼不住” 說起
眾所週知,這是李白的 “早發白帝城又名 “下江陵)一詩中的一句。當我們把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28字念得滾瓜爛熟之際,許多朋友也知道,這是當年(759)李白被流放去夜郎途中,經白帝城時獲赦後所寫的。因此,歴來一眾學者都認為,那時驚喜交加的李白,猛然覺得自己好像一隻衝出樊籠的飛鳥,立即起身從白帝城乘船東下江陵。途中寫下此詩,將當時的喜悅暢快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連猴子的哀鳴都作為輕快歡悅的象徵了。
但當今學者汪宏華卻認為李白不是用“兩岸猿聲” 來表達快樂,而是用以倒敘和隱喻自己獲赦之前的驚悚見聞。要了解這個新觀點,我們就要從頭說起。
掀開本中唐史,我們不難發現:歷來史學家都花大量筆墨去描述“安史之亂” ,“馬嵬坡兵變”和 “楊貴妃之死” 等事跡。而在當時發生過,差不多是玄武門事件翻版的兄弟鬩牆事件卻被忽略了。所以,讓我們先把這一段歷史翻出來看看。
史上許多跡象都可以証明馬嵬坡兵變是太子李亨策劃,而玄宗禪位不是自願的。但姑無論如何,李亨終于在7567月在靈武登基,是為唐肅宗。
此前,在安史之亂初期(755),玄宗下詔封他喜愛的16子永王李璘為山南東路及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採訪等使、江陵郡大都督,鎮守江陵。當時,江淮間租賦上億萬,堆積如山。李璘生長於宮中,於世事不通曉。見到這麼富庶的地方,於是有割據的意圖。肅宗聽說後,詔令李璘回到蜀中太上皇的身邊。李璘不聽從。他的兒子襄陽王李瑒,也勸其父攻取金陵、江東地區。這時剛好吳郡採訪使李希言以平級身份行文到李璘這裡,李璘因而發怒說:“寡人是太上皇的兒子,現今皇帝的弟弟,地位尊貴。現今希言按平級行文來對抗我,這是為什麼?”於是襲擊李希言,敗之。李希言投降李璘,江淮間震動。是為史上所稱的 “平牒事件”。第二年(757),肅宗派宦官啖廷瑤、皇甫銑等人籌謀招撫,成功誘使李璘手下多名將官叛逆逃亡,然後一舉敗之。李璘父子卒被殺。據史載,事後皇甫銑将李璘妻兒送到蜀中。太上皇玄宗傷心不已,肅宗為念兄弟之情,不宣李璘之罪。對左右说:“皇甫铣擒拿我弟弟,不送到蜀中而擅自殺害,這是為什麼?” 。因此不再重用皇甫铣。這塲血腥的戰禍,作為李璘幕府一員的李白,由始至終都是親自體騐到,也因此而被加上 “附逆”之罪流放夜郎。乾元二年春(759),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輾轉流離,終於重獲自由。
全篇文章:https://sites.google.com/site/storiesbystoryteller/article-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