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清明懷古 緬懷先祖

香港是中西文化習俗薈萃之地方,踏入四月份有兩大節日,一是我們中國的清明節,二是西方的復活節。普羅大眾秉承慎終追遠緬懷先祖之中華傳統,重視的是清明節。近日本人所見甚多市民携带鲜花香燭祭品,紛紛前往郊區陵園及紀念堂拜祭先人,此也促使學到老今早特意搜集有關清明節之文章圖片,用作編輯微信網誌,以明瞭清明節之由來,也表示對逝去的親人無限懷念!新冠病毒侵襲地球擾亂世界長達三年多,疫情尚未盡未了,不只危害人類生命健康,世人之生活工作旅遊等等方面全都受到影響,故而連續三年的清明節學到老不能返鄉掃墓拜祭先輩親人,甚感遺憾!唯有藉著清明節圖文表意:寄託思念,緬懷先祖,慎終追遠也!

百度知識: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觀海掠影,悠然自得!

每日頭條:平靜生活,是一種很智慧的心態  分類\心理  

平靜,是另一種美麗。能逐漸安靜下來面對周遭的一切,是我一直很期盼的事情。我想,真正能平靜地生活、工作,這需要一種很好的心態,那是經過歲月沉澱和生命洗滌後的一種超脫和瀟灑,是一種很智慧的心態。

平靜生活,能給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自己人生里更重要和更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會輕易迷失方向。

平靜生活,你可以知道和把握自己的生存狀態,你可以試著努力去追求一個良好的生存狀態,不會盲目的、顛三倒四地生活。

能平靜生活,還因了年齡的魅力、閱歷的深厚。它們都能讓一個安靜生活的人充滿光彩,並給人踏實的感覺。平靜,是另一種美麗。

學到老語:疫情下,人人意願都是活在當下,保持身心健康;非常時期,生活難泛起生氣,只求平安順遂。 周日閒遊鰂魚涌公園漫步太古海濱走廊,觀海掠影,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