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欣賞散文佳作 《迷人的浦东外滩》


                                                                     學到老拍照      
                                        《迷人的浦东外滩》  轉載新浪博

兴致勃勃地从繁华的南京路出来,循着上海海关大楼大钟亲切的呼唤,感受着黄浦江温柔的气息,沿着外滩堤岸的无障碍通道登上宽阔的江岸大堤,放眼四望,一幕幕人文景致映入眼帘,我的思绪与黄浦江汇集在一起,犹如滔滔江水,波澜起伏,心潮翻滚,感慨万千。

外滩地处上海市中心,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畔。外滩全长1500多米,东面西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外滩的江面、长堤、雕塑、喷泉、绿化带、江底观光隧道、无障碍通道和千姿百态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上海最具有特征的景观。记得上海的朋友曾介绍说,外滩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眼睛、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的灵魂,是上海历史的凝聚。来上海,如果说没有到外滩的话,那可是非常遗憾的。

上海海关大楼就屹立在外滩旁边,与东方明珠隔江相望。依稀记得小时候,就从课本、画报、小人书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看到钟楼的倩影,至今记忆犹新。钟楼不知疲倦,忠于职守地转动着岁月的年轮,每隔三十分钟就奏响铿锵、激昂的《东方红》,犹如标准浑厚的男中音,在外滩上空回荡,渐渐飘向深邃的远方。

1893年,清政府筹款将庙宇式的“上海北关”改建为英国教堂式样,聘请英国人设计了5层高的哥特式正方形钟楼,顶端有小型海关大钟一座,钟鸣之声全市可闻。如今的海关大楼是在原址上改建的教堂式建筑,位于中山东一路13号,竣工时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物。1923年,政府花了2000万两银子,委托英商公和洋行进行了改建,挂上了“上海海关”的铜牌。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需要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大楼顶部就设计安 装了中国最大、建造最早的海关大钟。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引起行人们顿足观望。

19281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之后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由吴淞口驶入黄浦江的外国轮船还没进港,就能在很远处看到大楼,听到钟声了。19665月,曲子改为《东方红》。20年后,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机械打点恢复,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后来陆续有华侨和游人写信要求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630日零时起,停奏《威斯敏斯特》,钟声仍准点响起,只是无乐曲伴奏了。自200351日起,海关大钟又恢复了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在外滩对面的黄浦江边,矗立着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她建成于1994101日,整座塔高为468米,由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成。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电梯,以及悬空于立柱之间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每一位游客充分领略现代技术带来的无限风光。光彩夺目的上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可以鸟瞰上海市靓丽景观。据介绍,东方明珠塔的名字来源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的声音的描写,诗人把琵琶的声音比如成珍珠落到玉盘里时的发出美妙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具有东方神韵。东方明珠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仅次于广州新电视塔、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看,东方明珠塔和两边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巧妙地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

漫步在充满激情的外滩大堤上,兴趣盎然的人们往来穿梭,尽情欣赏外滩的魅力。照相的、摄影的、绘画的尽情览胜;谈情的、说爱的、牵手的情情相依;坐童车的、挽胳膊的、推轮椅的幸福如蜜;南来的、北往的、采风的恋恋不舍;江面上客轮、游轮、驳船往来穿梭;岸那边、岸这边、栏杆下喷泉激情放射;浦东的、浦西的、靓高楼千姿百态。倚在黄浦江边的栏杆上,江风轻轻拂面,江面粼粼波涛,百舸争流,江上海鸥、飞鸟自由自在飞翔。…………
附上學到老今年六月廿五日首次踏足上海,當晚遊南京步行街及著名上海外滩之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