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國際貿易互利互贏


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事紛爭仍是無日無之。早期年代相鄰國家是為邊界領土而大動干戈,揮軍而戰;大國之間是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而劃分陣營對壘,強兵黷武,甚而以核武互相威嚇。時移世易,今所悉所聞大多是為貿易而起爭端。現代諸國之間進行貿易雖說有爭議,但本著物資商品互通有無,各有所需及互利互贏之貿易利益而和談協議,促使雙方遵守合約,所幸不致於兵戎相見也!
以下轉載:
做買賣做到刀兵相見!在明朝,外貿生意的風險遠比你想像的大!
 歷史奧秘 發表于歷史
做買賣做到刀兵相見,在明朝,外貿生意的風險遠比你想像中大!
商人,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比較尷尬的群體。雖然他們的出現幾乎和中國文明的歷史一樣久遠,其中的佼佼者也能夠靠着巨大的財富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傳說。但無論從「士、農、工、商」的排序還是從歷朝歷代對他們的壓制和歧視來說,在古代的價值觀念中,商人總是不那麼受待見。
▲我們印象中的古代商人形象
不待見歸不待見,無論哪一個朝代,商人的作用都是巨大的,特別是在與外國的貿易中,更是離不開商人的參與。如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諸如胡椒、番茄、西瓜之類的食物以及許多生活物品,都是外國商人帶到中國來的。而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之所以享譽世界,更離不開商隊的運輸和貿易。
與各國互通有無,原本是利國利民的事情。雖然由於路途遙遠、運輸不便,古代的對外貿易一直是一樁高回報伴隨高風險的生意。
然而,當歷史行進到大明王朝時,統治者們不僅嚴禁對外貿易,使唐宋時期各國商賈雲集的盛況徹底消失,還因為限制外貿而引來了綿延不斷的戰火,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造成這種奇怪局面的最大責任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摘錄自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