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漫遊綱絡見識新界鳳馬古道


瀏覽生態郊遊札記,漫遊綱絡見識新界鳳馬古道。
﹛旅遊:郊野:新界東北部‧香港﹜
鳳馬古道是早期大埔地區主要的交通要道,其起點在大埔鳳園,途經沙羅(螺)洞、平山寨,鶴藪、丹山河谷地而到達終點的沙頭角道馬尾下村。鳳馬古道的重要性是在於當時很多貨物都是以沙頭角作為中轉站,然後再轉運至大埔墟出售,故此沿路的村落經濟亦隨之而興起。現今鳳馬古道經已回歸自然,被劃入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內,是假日遠足人士舒展心身的好去處,更是生態愛好者的一個研究寶庫。

在汀角路的鳳園下車後,經鳳園蝴蝶保育區後的石階上山,經過荒廢的沙羅洞的張屋後,再沿村北面的石磴古道繼續前行約大半小時便可到達鶴藪水塘。
註:沙羅洞原名沙螺洞,以出產沙螺著名。
長度:45 公里需時:20 小時難度:景觀:路線:鳳園 → 沙羅洞 → 平山寨 → 鶴藪地圖:郊區地圖 — 新界東北及中部(香港地政署)鳳園 → 沙羅洞 》

從汀角路鳳園段落車後,直行進入鳳園內的「鳳園蝴蝶保育區」(亦可沿村口伯公神壇右方的山徑上山,殊途同歸),然後踏上數百級石階到達山腰間的岔路口,在此小休片刻後再前行不遠便到達「大炮亭」(此亭的名字由來尚未得知!)。 沿大炮亭旁的小徑進入沙羅洞,其內溪澗縱橫,田疇滿佈,遂形成此區生物多樣性的生境。越往內走,越見荒田處處,而遊人則在特色的鄉郊筷子路貫穿而過。

張屋位於沙羅洞的西面,村內建有祠堂和為數不少的廢置村屋,是沙羅洞區內最大的村落,但由於交通不便,全村早已廢置,只留下一名村外人獨居於此(現在還可在廢置的村屋內找到他和他的坐騎 — 農夫車)。近年由於行山活動再度興起,故此部份村民於假日在村內開設茶水間,方便遠足人士。

 沙羅洞 → 平山寨 → 鶴藪 》
離開張屋後,在一大片的荒田上沿著清晰的小徑繼續前行,至一問路石時轉向左方進入叢林(問路石刻有:「左住沙頭角、右往平山仔),此處有很多小溪流經,是孕育不同種類蜻蜓幼蟲的保育地帶,如大家留心觀察,必定有所發現!

踏上清幽的石磴古道,沿路有不少的溪澗貫穿其間,是蜻蜓幼蟲的棲息地,亦是拍攝蜻蜓生態的好地方。大約經過半小時多的步程便到達鶴藪水塘對上的的小山崗,此處立有通往九龍坑山的路標,再往下步落名為「68級」的石階便到達鶴藪水塘了。
鶴藪水塘左方大路直出轉左通往鶴藪圍,哪裡設有小巴總站返回粉嶺港鐵站。

註:問路石即是古代的路線指示牌。
沙螺洞的起源
清初遷界事件(康熙元年至八年)結束以後,清廷為鼓勵各地人士遷入沿海地區墾荒,故此推出很多優惠政策,當時尤以刻苦耐勞的客藉人士居多,而沙螺洞的張屋和李屋相信亦在這個時期建立的。

沙螺洞建有張屋、李屋和老圍,其中尤以張屋的規模最大。約在三百多年前,沙螺洞張屋的村民娶了船灣圍下之李氏女子為妻,其後更邀請李氏部份兄弟至沙螺洞定居,共同開懇;後來由於人丁漸多,張屋村民反而首先搬出原來的地方,至現在的張屋居住。
區域:香港新界東北部﹛鳳園 — 鶴藪﹜交通:鳳園 》九巴(75KMTR大埔墟 - 大美督); 鶴藪 》小巴(52K‧鶴藪圍 - MTR粉嶺)

轉載郊遊資訊文章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