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政通人和 民富國強



依據國情及人民利益而施政,政通人和,民富國強;和睦外交,互利貿易,寰宇歸心也!
轉載每日頭條:為什麼「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幾種說辭,很有啟發。
"治大國若烹小鮮"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中雲:"治大國,若烹小鮮。"伊尹見湯是個賢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伊尹見湯詢問飯菜的事,說:"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啟發,便產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想進攻夏桀。

那麼,歷史上的先哲們,對於老子這番話到底是怎樣看的呢?
就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本身來說,就有治大國若厚小腥、治大國若烹小鱗等不同的說法,小腥與小鱗其實都是小鮮即小魚兒的不同說法。即使現代普遍認可的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一傳統說法,古代在文字上也有差異。
有古代學者認為,此句名言在流傳過程中,丟了一個者字。比老子晚生291年的韓非子,在引用時便有者字,《韓非子·解老》中稱,治大國者若烹小鮮。清末學者王先慎便持這種觀點,他認為治要有者字,如《三國志·蜀志》(卷四十四)陳壽評:"老子有雲: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後漢書·循吏傳》也有注:"理大國者若烹小鮮也。"
說法一:治理大國就好像烹調小魚,油鹽醬醋料要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缺位。
說法二:治理大國應該像燒菜一樣難,應該像燒菜一樣精心,兩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說法三:"小鮮"像是小魚,或一塊小肉之類的。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後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說法四:從古至今,不少政治家喜歡引用這句話來提醒執政者。對於這句話的意思,古今流行的理解是:治理大國就好像烹煎小魚兒,油、鹽、醬、醋等調料放得要恰到好處,不能多不能少。這樣的理解對不對?其實,在古代學術界已存在很大的爭議。
但不論如上哪種說法正確,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就是治理國家與烹煎小魚兒的手法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老子談到治理國家時要用烹小鮮來比喻?如果弄清了老子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烹小鮮的,也就弄懂了老子所要表達的本意。

治大國若烹小鮮
那麼,老子所謂烹小鮮的治國之道,到底是何種手段?馬其昶引漢初《毛詩故訓傳》里的話,力證老子本意為:"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這句話交代了老子那個時代人們烹煎小魚兒的方法:原來古人下鍋烹煎小魚兒不能老翻動,否則小魚兒就全弄碎了。
清朝人大概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誤解最普遍,以至於影響到了現代人的理解。雍正二年(公元1724)舉人、後任乾隆朝史籍編修的著名學者杭世駿,曾著《訂訛類編》,書中便收錄時人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誤解,稱"近來詩筆多誤會,不可不正。"古人煎小魚兒僅洗一下,不去屎腸,也不去鱗,擔心把小魚兒弄斷了。所以杭世駿就此進一步引申:烹小鮮不可擾,治大國不可煩。煩則人勞,擾則魚潰。如果結合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治大國若烹小鮮一語中,老子所要表達的治國之道就很明確了,就是治理一個大國不宜翻來覆去,不要動輒擾民,更不要亂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