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欣賞美文<安海的香港人 香港的安海人>


颱風海高斯襲港,昨天上午學到老不須上班,避風雨安坐家中。除了上網絡觀看旅遊影片外,又翻閱香港安海同鄉聯誼會成立四十周年及成立五十周年之两大紀念特刊。編輯組鄉親竭盡心力編輯的精美特刊,其內容豐富多采,圖文並茂,蕴含濃濃鄉情,令吾愛不釋手而細意閱覽。
今選登著名作家顏純鈎先生之佳作美文與各位分享共賞。
安海的香港人 香港的安海人─為安海同鄉會成立四十周年而作 顏純鈎
 在祖國的東海岸,有一個古老的小鎮──安海,那是我們的故鄉;在祖國的南海岸,有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那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有雙重身份,我們是安海的香港人,又是香港的安海人。
  安海與香港,都在海邊,一古老一現代,一深沉一飛揚,而香港的安海人、安海的香港人,又秉承了兩地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形成自己的獨特性格和精神風貌。
    安海和其他閩南的小城鎮不同,它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安海人具有別於閩南人的另一種集體個性:有一點守舊,有一點矜持,更多的穩重,更多的包容;安海樸素不尚花巧,安海人也沉實而樂觀。
    一群安海人來到香港,與歐風美雨耳鬢廝磨,沾了一身國際都會的大氣,有放眼四海的眼光,有廣納新知的涵養,在這裡埋頭苦幹,爭下一份立足之地。
    香港像它接納四面八方的來客一樣,接納先後初臨斯境的安海人,雖然有一點歧視,但沒有太多壓迫;雖然初來生活難免困窘,但卻不愁三餐一宿;雖然生活緊張,壓力不輕,但艱難的日子磨煉了大家的心志。如此數十年過去,安海人在香港扎下根來,脫胎換骨,有了更多勇氣,更寬廣的胸襟,更豐富的人生智慧。
    香港的安海人在異地他鄉打拚,因為離故鄉遠了,所以鄉情更濃;因為與親人分離,所以親情更重。這種沒有依托的感情,在花花綠綠的大都會,尋找一片足以營養自己的土壤,這就是四十年前鄉賢前輩們創下的同鄉會。安海的香港人,就在同鄉會的庇蔭下,互相取暖,互相扶持,歷經四十年風雨,一代又一代,在頻繁來往安海與香港之間的那些歲月裡,安海的香港人變了,而同鄉會仍堅如磐石。
  四十年來,香港的安海人以同鄉會這個鬆散而綿長的組織凝聚鄉情,每個人都努力耕耘自己的事業,養家活口,建構安身立命的基礎。在積累個人財富的同時,也積累更多的智慧;在履行家庭責任的同時,也履行社會義務。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都市,沒有人可以僥倖坐享其成,每一分成績,都是汗水澆灌的結果,鄉親之間互相關照,互相配合,也造就不少成功佳話。在異地他鄉,同鄉會成了安海人的主心骨,成了一個聯絡感情的紐帶,一個聯誼交往的平台。
  四十年來,香港的安海人與故鄉一直保持密切聯繫,他們關心故鄉親友,關心故鄉建設,每時每刻都在追逐來自家鄉的消息。他們為安海取得的點滴進步而興奮,為安海的些微困頓而焦灼,好像英皇道一直延伸出去,就接上五里橋畔的舊街,又好像龍山寺後一陣和風,一吹就吹到維多利亞港。
    香港的安海人就那樣活在兩個空間,故鄉山水夢魂縈繞,和都市強勁的節奏互為表裡,故鄉的人情世故,又與新時代的風尚互相融合。他們捐款援助家鄉建設,資助醫院和學校,在故鄉投資開廠,把現代社會的管理模式帶到安海,在那裡開花結果,繁衍植根,為故鄉創造財富,造就人才。他們把香港與安海的優勢集中起來,發揚光大,以在香港練就的眼光和本領,打造安海的新形象;又以安海人沉實穩重的性格,在香港開疆拓土,屢創佳績。這種良性的互動,帶給香港的安海人全新的經驗,使他們的人生更豐富,也使他們的生命有更多光采。
    令我們欣慰的是,香港的安海人已經成了這個世界最先進城市之一的不折不扣的公民,他們參與城市的建設,追逐時代潮流,他們在精神上擺脫了一個歷史悠久的閩南古鎮的束縛,而他們身上又保有故鄉的文化基因;他們的長輩都能安享晚年,子女又都學有所成。四十年走來委實不容易,不管佔有的財富多寡,個人的成就高低,香港的安海人,都活得精采,活得開心,活得有意義。
    在慶祝香港安海同鄉會成立四十周年之際,我們不要忘記鄉賢前輩的功績,他們在胼手胝足闖蕩香江的早期日子裡,不避艱難險阻,毅然籌組同鄉會,數十年艱苦經營,埋首用心,終於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今日的同鄉會開展工作,有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後輩,他們有的已經走向世界,有的回歸祖國,有的立足香港開展自己的事業,對於他們來說,同鄉會仍舊是一面旗幟,隨時召喚鄉情鄉誼,凝聚安海與香港之間古老而又現代、深沉而又飛揚的博大情懷,那是我們繼續往前走的根基。
 附上學到老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