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副院長王升陽指出,芬多精(Pythoncides)最早是於1930年由蘇俄列寧格勒大學教授B.P.Toknnh博士提出,它是森林植物散發出的揮發性物質,具有抑制空氣中細菌與黴菌生長的功用,不同樹種的芬多精可殺死不同病菌,也可說是植物的一種自我療癒能量,讓植物茁壯成長。
根據研究,芬多精的主要成分是極具揮發性的類化合物及其前驅物異戊二烯,王升陽說,在森林空氣中,這種化合物的含量約為10至100ppb(10億分之1)。當白天陽光照射,植物行光合作用時,它的根、莖、葉就會散發出芬多精,氤氳之氣籠罩於樹冠,所以夏天芬多精的濃度高於冬天。
吸入芬多精 紓壓提高免疫
除了芬多精對植物有保護作用外,近年來也有多項研究證實,當人體透過肺部吸進芬多精,具有提振精神、情緒舒緩、壓力調控,甚至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
手機拍攝柏架山郊野景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