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句赏花诗词,温柔又浪漫,最适合春天品读 古典文学和诗词 没有人不爱花?那绚丽的色彩,让人欢喜;那盛开的花朵,治愈人心……
春天正是赏花的好时节,不畏寒的早梅、亮丽的海棠、耀眼的桃花、暮春的牡丹、浪漫的杏花……都装点春日的色彩。
今天诗词君挑选了40句诗词,最适合春天品读,太浪漫了!
全篇圖文並茂: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MS6U3S0552DJLV.html
學到老拍攝各種花卉照片
50句赏花诗词,温柔又浪漫,最适合春天品读 古典文学和诗词 没有人不爱花?那绚丽的色彩,让人欢喜;那盛开的花朵,治愈人心……
春天正是赏花的好时节,不畏寒的早梅、亮丽的海棠、耀眼的桃花、暮春的牡丹、浪漫的杏花……都装点春日的色彩。
今天诗词君挑选了40句诗词,最适合春天品读,太浪漫了!
全篇圖文並茂: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MS6U3S0552DJLV.html
學到老拍攝各種花卉照片
10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词名篇,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神州山水如画卷 作者 田大金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CEDQJE705289REO.html
學到老郊遊山水情攝影
莫言:无须仰望别人,自己便是风景
每晚出品 洞见 发表于安徽
https://mp.weixin.qq.com/s/2pF__gcu3X2Ro4RUj_4y9Q
摘錄:有人曾说:人类所犯的最愚蠢的错误,就是一边羡慕别人,一边对自己的拥有熟视无睹。在无法重来的日子里,不如坦荡地去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过自己的人生。当你放下比较,你会发现沿途的风景,要比你以往所看到的,美上千倍万倍。
學到老手機隨意拍照
遊子心繫桑梓,情牽故里。學到老對家鄉安海有種獨特的情懷,再編撰[故鄉情]博文微信,登載千年禪寺安海龍山寺之資訊及照片與大家分享。
维基百科:龍山寺是漢傳佛教的寺院。龍山寺有多個,其中大多的龍山寺是從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泉安鄉的安海龍山寺分靈而出的。安海龍山寺是一間影響力深遠的廟宇,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始建,明代天啟三年1623年大修,正殿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目前屬於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已有千年歷史。龍山寺之前曾名「天竺寺」或「普現殿」,後因為地處安海鎮龍山之麓,才改名為龍山寺。
各地分靈:由於泉州為中國大陸僑鄉,許多移民至東南亞及臺灣之後,為求平安,都會回龍山寺分靈,或邀請龍山寺僧人一同前往,於僑居地興建新寺廟,據估計共分靈出4百多間大小寺廟,而許多仍以龍山寺為名,有些則改名為觀音寺或其他名稱,不論是晉江的本寺或海外諸多分靈寺廟,在戰亂中都常傳出神蹟,也造就了各地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泉洲人從明朝末年起,即大量移民臺灣,明鄭永曆七年(1653年),安海龍山寺的肇善禪師即在臺灣鹿港創建第一間龍山寺,寺中建材多來自晉江,寺中石獅子則由晉江師傅所雕刻,而大殿中的「通身手眼」匾額則是複製安海龍山寺。
學到老拍攝安海龍山寺各處景致照片
安海鄉情綿延香江
學到老寫於2019年3月
香港是由小漁村發展為國際大都會,居住的七佰多萬人口中絕大多數是由全國各省市各鄉鎮民眾移居來港繁衍而成。從八十年代起,居港的各地移民紛紛組織同鄉會,我們安海鄉賢前輩秉持團結鄉親,凝聚鄉情及服務鄉親的宗旨,早於一九六九年八月已經在香港建立了《安海同鄉聯誼會》,至今經歷了五十個春秋,安海同鄉聯誼會憑藉悠久歷史而聞名於香港及海內外。
家鄉『安海鎮』位於閩南沿海地區,早期年代民眾生活艱難,促使鄉親前輩在上世紀卅年代初期漂洋過海遠赴香港謀生。五十年代後,更多安海鄉親陸續移居香港,多位鄉親選擇在香港傳統商業區『上環』開辦公司,經營各行各業生意,他們秉承家鄉勤奮拼搏之優良傳統,辛勤工作,努力經營,事業乃有所成。值得稱頌的是前輩鄉賢在創建穩固的經濟基礎後,抱持重鄉情愛鄉親之情懷,慷慨解囊出資捐獻會址,使居港安海鄉親有一個相聚聯誼之會所,對初到香港的鄉親幫助甚大!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勢變遷,眾多年青的安海同鄉離鄉別井,移居香港生活工作及發展事業。他們初涉到埠,人地生疏,不諳粵語,影響謀生。故此在居住、工作及就學等等方面均需要居港鄉親扶持幫助,安海同鄉聯誼會發揮了重要聯絡聯誼的作用,盡力扶持後進。年青鄉友們得到久居香港的鄉親父老之關愛及協助,加上本身的天資學識、多才多藝、營商有道,經過一番拼搏,事業取得輝煌成就,成為香港各界別各行業之才俊,社會之中流砥柱,誠是我安海同鄉之光榮也 ! 他們發揚老一輩鄉賢重鄉誼愛家鄉服務鄉親的優良傳統,慷慨捐資,與眾鄉親同心協力,發展及推行同鄉會的各項會務活動。安海同鄉聯誼會於維繫鄉誼,幫助同鄉解困,獎勵資助教育,津貼醫療,舉辦康樂聯歡活動,在協助同鄉辦理紅白兩事等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真正造福居港安海鄉親。
安海同鄉聯誼會是聯繫鄉誼凝聚鄉情的大平台,鄉親們每逢星期六均在會所聚會,因為有了同鄉會暖暖鄉情,不再感覺背井离鄉。在同鄉會會所大家閒話家常,暢談家鄉近況及舉辦文娛活動,洋溢着濃濃鄉情! 康樂組鄉親們雖然已過中年,但個個能歌善舞,依然充滿活力及保持個人獨特之氣質! 大家載歌載舞,樂也融融,輕鬆愉快地歡度每一個週末晚上!
本人在七十年代初移居香港後,隨即參加安海同鄉聯誼會成為會員,每年都參與各項會務活動。甚感榮幸的是本人於二零零八年承蒙安海同鄉聯誼會賢達的厚愛及推薦,諸多鄉親的推舉,被選為聯誼會之董事,參與籌劃同鄉會會務活動,得以學習前輩鄉賢愛家鄉愛鄉親的精神,盡綿力服務鄉親,以報答鄉親父老之厚愛 !
在安海同鄉聯誼會會長顏庭階先生與主席顏乾成先生領導下,得到諸位榮譽主席:陳俊岩先生、黃長猷先生及顏培增先生等等鄉賢之鼎力支持,並且有賴於眾多董事、顧問、會員及全體鄉親之群策群力,安海同鄉聯誼會會務必定日益昌盛,安海鄉情永遠在香江綿延長存!
學到老憑藉照片寄意 安海鄉情綿延香江
百度百科:何人不起故园情,古人笔下的诗词是如何表达思乡的? 作者 红孩唉|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踏上征途,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当你累了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想起家乡那份温存呢?独在异乡,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乡愁?可能是与家人通电话,也可能是发短信。那么,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古人是如何表达思想的呢?
瀏覽全文:
往年學到老返鄉,遊覽家鄉安海的名勝古蹟風景區,拍照留影,閒時逐一用心觀賞。故鄉景致永遠是遊子心目中的第一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