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發展局:蒲台島:踏上迷人小島,沉醉自然人文奇觀之中
全篇文章及圖片網頁:
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tc/explore/great-outdoor/wellness/po-toi-island.html學到老再分享遊覽蒲台島拍攝的照片
\香港旅遊發展局:蒲台島:踏上迷人小島,沉醉自然人文奇觀之中
全篇文章及圖片網頁:
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tc/explore/great-outdoor/wellness/po-toi-island.html學到老再分享遊覽蒲台島拍攝的照片
知多一點點:蒲台島的地質導賞
鄧國章〈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導師〉
你對蒲台島的認識有多少? 她位於香港的最南端、有很多怪石、有石刻…。亦有一些網頁描述蒲台島:「地質以岩石為主」﹔究竟是甚麼地質?近期香港熱門討論成立地質公園的話題,因此在旅遊之餘,市民亦會喜歡多些了解當地的地質、地貌狀況。本文嘗試以地質旅遊角度出發,加以導賞,讓各位讀者能夠對蒲台島知多一點點。
蒲台島(或作蒲苔島)是蒲台群島的主島﹔蒲台群島由橫瀾島、宋崗、螺洲、螺洲白排及蒲台島等島嶼所組成,其中以蒲台島面積最大,面積3.69平方公里。
花崗岩的世界
我們登上蒲台島,岩石主要是我們熟識的花崗岩,這裡的花崗岩源於1億4,000萬年前侵入地殼深處後凝固成岩的岩體,是香港較年輕的一組侵入岩,一直伸延至港島東南部的赤柱、石澳一帶,在香港的地層劃分中歸入「獅子山岩套」內。這些露出地面的岩石,若我們仔細察看,不難辨別出有不同大小的顆粒,由大粒斑晶的「粗粒花崗岩」到細粒結晶的「黑雲母花崗岩」,真是多姿多采。究其原因,皆因花崗岩是一大類岩石的統稱,就像一個大家族 -- 具同一血統、但有不同成員 -- 花崗岩均由石英(白色至透明)、長石(粉紅色)、雲母(黑色為黑雲母、銀白色為白雲母) 等礦物所組成,但不同的組合、不同的結晶大小就會造成不同面貌特徵的花崗岩了。
全篇 https://www.hktraveler.com/geological/geo_005.htm春節假期學到老留港消費遊玩,自我安排假期樂趣節目。除了郊遊之外,輕鬆自在遊走香港四處地方,看看各區特別景致,拍照留影編撰博文微信與網友分享。正月初二日下午2時多,未前往北角堡壘街參加晋江同鄉總會新春團拜之前,穿上輕便衣裝踏著輕鬆步履,閒逛鰂魚涌生活區大街小巷,觀賞大廈屋苑及商場門面貼上的春聯。欣賞優美書法之餘,回想起少時喜歡練習毛筆字,在家中白灰墙上塗鸦,用舊報紙廢紙書寫毛筆字。雖然未能寫出好書法,但春節前除夕日也大膽在家居房門貼上自己塗鴉的"龍飛蛇舞"之迎春接福、萬象更新及新春如意等等簡单詞句門聯。還記得居住的步興厝大鬥口每逢春節所貼的春聯是出自街上书法好手寫的‘’春色满園 春風入院 竹報平安 花开富貴 桃李杏春風一家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等等优美書法門聯。自己寫不成好書法,觀賞春聯及優秀書法字畫也是生活一大樂趣!
學到老拍攝大廈屋苑及銀行之春聯照片
轉載:【春聯賞析】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作者 逸
《春聯》
上聯:松竹梅歲寒三友
下聯:桃李杏春風一家
橫幅:春滿乾坤福滿門
《春聯》概述:
兩千多年前 秦漢時期,人們 就用兩塊 有驅邪作用的桃木板 立在門旁,並在桃木板刻上或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以避邪驅鬼,充當門神,這是「春聯」的前身~「桃符」的由來。
大約在1100年前,五代的後蜀國君~孟昶 認為 桃符太單調了,突發奇想 親自題寫了兩行字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貼在門前。大家也都覺得 這對聯寫得真好,紛紛沿用,這是我國最早的的「春聯」。於是「對聯」就慢慢取代了「桃符」,成為現在多彩多姿,寓意深遠的「春聯」。
「春聯」貼於門上,故又稱「楹聯」寫「門聯」。門的上面通常會再貼個「橫幅」,橫幅,最常用的是四個字,如「國泰民安」「三陽開泰」。如果你的門夠大,當然你也可以寫七個字。
意譯:
上聯:松竹梅,即使冬天依然挺拔、謙虛、堅韌,因此 稱為歲寒三友。
下聯:桃李杏,在春天時 枝葉茂密,如同春風裏的一家人,非常和氣。
橫幅:天地間充滿著 春天的氣息, 全家老少大小,充滿著福份。
賞析: 這是採用「擬人化」的修辭手法,作成的對聯,上聯 要人們 效法「松、竹、梅」的挺拔、謙虛、堅韌精神;下聯 勉人們效法 「桃、李、杏」,如同春天裡的一家人,充滿和氣。
以「松」四季常綠,不怕風雪,來象徵 不畏艱巨的精神。 以「竹」在寒冬中 節節直上,來代表 高風亮節,直立不屈。 以「梅」在凜冽寒風下 依然燦爛盛放,來比喻人 逆境求進。
人們推崇「松竹梅」,因松竹梅在惡劣環境下,仍然奮發向上的精神,因此就稱它們為「歲寒三友」,更借它們耐寒的特性,以 比喻忠貞的友誼。
「桃李杏」長久以來,除了提供人們鮮美的果實 做為食用之外,在仲春開花的季節,也是 春光明媚的象徵性植物,更是騷人墨客 春遊賞花吟詠的對象。以「桃李」來說,因其多產、結實纍纍,所以有「桃李滿天下」的說法,用來比擬 「為師者」弟子眾多。「杏」則因孔子 喜愛杏花,在教壇外 廣植杏樹,後人 由此衍生出「杏壇」的說法。
參考資料:
「橫幅」概述:
現代人將門聯上橫寫橫貼的那一幅聯叫「橫批」或「橫披」。
「批」這個字如果當動詞,則有打擊、攻擊、刺入、排除、排擠、揭批等意思。而「橫」字如果當貶義形容詞,有橫暴、放縱、意外、禍害的意思。因此,將這兩個字放在一起用是很不吉利的。
「橫披」的是指長條形的橫幅字畫。「披」當名詞時,其本義是指古代柩車兩旁牽挽的布帛條幅,其上有字或簡單圖形,是豎著寫的。
用「橫幅」二字,來表示門聯上橫寫橫貼的那幾個字。因為「幅」的讀音「福」,而「幅」字 當形容詞時 還可表示「充滿」、「廣」、「寬廣」等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 就是很吉利的字。松竹梅岁寒三友.
全國各地的春節風俗習慣不盡相同,在香港,把正月初二日定為開年日子。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寓意去舊迎新,新年新氣象。學到老祝願香港蛇年瑞氣呈祥,百業興旺,市民安居樂業!
【農曆新年‧01百科】開年飯為何初二吃?一文看清大年初二忌諱 農曆新年伊始,少不了聚首食開年飯。不過既為「開年」,何不選大年初一,反而在大年初二吃呢?除了吃開年飯,大初二還有什麼習俗以及禁忌呢?
相傳年三十至初一,是眾神休息的時間,初二始正式歸位。傳統上初一忌殺生,古人要「乾乾淨淨」迎接新歲,多謝神明,整日守齋,到年初二方可大魚大肉,故開年飯留待年初二,並準備生菜、髮菜蠔豉等「意頭菜」。
不過,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表示,近代香港人於開年飯已再沒有特別講究,沒有所謂必吃菜式,只是較平常豐富,一般家庭會準備雞、魚、豬肉、臘味、蔬菜等。
原文網址: 【農曆新年‧01百科】開年飯為何初二吃?一文看清大年初二忌諱 | 香港01
全文https://www.hk01.com/article/15710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乙巳年正月初一日早上學到老郊遊晨運之後,編撰微信圖文及祝福詞句,向多位親友致以蛇年新春祝福,祝願各位新春愉快!萬事如意!
下午閒逛春秧街及和富道,順便漫遊新開通的“北角東岸板道”,觀賞維港海濱風光景致,拍照製作新春祝福音樂影片與大家分享。
蛇舞雲天啓新程,喜迎兆雪瑞豐年!
在此乙巳年正月初一日,學到老藉此微信向各位親朋好友拜年,恭祝大家新春愉快!
吉祥如意!健康快樂每一天!
再引用網絡春節祝福辭:願君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一、爆竹聲聲辭舊歲,禮花陣陣照夜空。春聯寫上吉祥語,燈籠耀眼分外明。全家團聚樂融融,幸福之花永綻放。祝你春節快樂,生活幸福!
二、爆竹聲聲送來平安年,燈籠紅紅照亮幸福路,美酒杯杯舉起團圓情,歡歌陣陣繞著溫馨屋,笑臉張張映著吉祥,鮮花朵朵綻放希望。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三、喜悅的心情在蔓延,吉祥的年份在開張;熱鬧的人群在喧嘩,真摯的祝福在啟航:祝甲辰年開心好運無限!
學到老自詡龍精虎猛,一年做到晚(香港俗話),龍年最後一日仍然上班工作,與老中青同事一起“打理”年終繁多店務,有始有終殷勤服務八方顧客。下午五時下班後雖感勞累,仍是興致勃勃逛逛老地方上環、中環、北角及鰂魚涌街道商場,手機隨意拍攝各區及家居屋苑迎新春裝飾照片,以備今早編撰蛇年新春首篇博文微信,與各位網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