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安海石井書院

故鄉情續集:上網瀏覽關於家鄉安海鎮的文化歷史資料,得知朱松及朱熹两位聖賢曾於宋朝年代紹興年1130年及1153年先後來泉州地區任官職,並在安海開辦石井書院,教授儒學哲理,培育人才,可說是開創古鎮文化教育之先河,其本源促成安海鎮文化底蘊深厚,文風興盛,至今歷久不衰!

轉載:【文化的陣頭】18.朱氏三代與安海閩學開宗   如若微見 2018-06-24 09:03

內容提要:晉江市安海鎮素以“朱文、鄭武”作爲該鎮人文名片。“朱文”指朱松、朱熹、朱在,祖孫三代對安海的“二朱過化”與“閩學開宗”。本文主要論述朱松在安海傳播二程理學;朱熹在安海的幼童生話;安海儒學的氛圍及朱松在安海的執友、門徒,對青年朱熹“逃禪歸儒”產生影響。

關健詞:安海;朱松、朱熹、朱在;“閩學開宗”;論述。

說:“二朱過化”與“閩學開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講:“中華傳統文化,前古離不開孔子,近古則繞不開朱熹。朱熹的學說以‘格物窮理’最受後人重視”。“然而‘格物說’之發軔,則與安海人柯國材相關”:朱熹在宋紹興二十六年(1356)爲柯國材撰《一經堂記》突出了“格物致知”這個理學核心倫理。

說朱松,道朱熹,必須談到“石井書院”,因安海“石井書院”的沿革:“唐朝始立鰲頭社”,北宋轉爲“鰲頭精舍”,南宋升格爲泉州屬建最早,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祭祀、講學、藏經、學田)的官辦“石井書院”。其中“鰲頭精舍”、“石井書院”與朱氏三代結下不解之緣,這個緣分造就了安海人文名片“朱文鄭武”中的“朱文”。“朱文”即以“二朱過化”、“閩學開宗”的形式展現。

一、“二朱過化”指朱松、朱熹父子對安海的過化:

安海“二朱過化”一詞,引自《泉州府志》:“紫陽過化之區薪傳不絕”。朱熹號紫陽,安海不但是朱熹幼童生話地及首仕同安常到地,還有朱熹之父朱松在安海任過鎮官,倡教“鰲頭精舍”,傳播二程理學,故安海稱“二朱過化”。

府志“紫陽過化”借典《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可見所謂“過化”是指聖人以思想精神感化、陶淑他到過的地方,從而推動地方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然而遺澤所起的精神作用將永遠存在。所以說“二朱過化”與被過化地原來的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無關,更不是指過化蠻荒之地。然而聖賢的名人効應,至少也會給地方的人文歷史,留下錦上添花的千年佳話。(摘錄)

全篇文章:全篇文章:https://m.sohu.com/a/202322439_534421/?pvid=000115_3w_a

    照片123為以上文章之插圖

  學到老拍攝照片45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