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古音樂─南音

                古音樂─南音
2008年5月11日下午3:35公開累積瀏覽 1914

                                   古音樂─南音       
 學到老利用星期天假日舒緩平日繁忙工作的緊張壓力.先往郊野漫遊,回家再泡壺安溪鐵觀音茶,邊品嚐邊閱覽安平詩. 其中一首描寫古音樂─南音的詩文《南音,永遠的鄉音》, 感覺文章十分優秀!隨即轉載及引用雅虎有關南音圖片,拼成一篇甚是優美的詩情畫意,送給諸位BLOG友分享!
  請上下列網頁觀賞南音影像
   


0025d3151e010e05b4b304.jpg
 


    
南音,永遠的鄉音》
每當洞簫琵琶輕輕奏響
訴不盡痴男怨女的悲傷
輕歌慢拍中唱出多少人世淒慘
一根紅線牽緊古今男女
人間恩愛被扯成千山萬水
青春激情被熬成天涯斷腸
苦難年代,在潮起潮落的濱海小村
它被匆匆裝入行囊
從此,生命之舟交給驚濤駭浪
隨闖天下的閩南浪子漂泊遠方
飄到燈紅酒綠的唐人區
飄到深山老林的木板房
當游子的鄉愁在寂寞中奏響
異鄉番邦也淚濕襟衫
如今,古老的鄉音已變成佳釀
幽雅的曲調如春風薰醉僑鄉
夏夜,當如水的月光灑遍打谷場
勞累的農哥把它和美酒一起品嚐
都市的喧囂裹,眉目傳情的少男少女
把甜甜的初戀縫進一件件時裝
從御前清曲至市井裹巷
清風雅韻將永遠在閩南熱土回響
            源遠流長話南音(引用網絡資料)
  “音樂是一條河流”,它的每一個音符如同朵朵浪花,流蕩■歷史和
時代的旋律。
  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譜”、“曲”
三大類組成,是保存我國古代音樂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它薈集
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華,后來又吸引了元曲、弋陽腔和昆腔的特長,
并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為一體而逐漸成為詞曲清麗柔曼、旋律纏綿深沉的
美妙樂種,尤其長于抒發鄉人思親、游子懷鄉的真摯情懷,那如怨如慕如
絲如縷的聲音,猶如南國夏夜的玉蘭花香,一陣陣沁入人們如痴如醉的心
田。
  南音相傳形成于晉唐,五代時期即公元10世紀中葉傳入閩南。南音古
樂歷史悠久,在閩南民間流傳■不少關于南音的故事傳說。清朝康熙年間,
泉州安溪人李光地在朝廷當宰相,他讓閩南5位南音妙手晉京為康熙皇帝演
奏典雅優美的南音,皇帝聽了非常高興,賜封他們為“御前清客,五少芳
賢”,并賜贈曲柄黃涼傘和金絲宮燈。志趣高潔的南音藝人不願留在京都
做官,仍然回到故鄉寄情絲竹。從此,南音譽滿四方,備受人們的推崇。
這也就是歷代相傳的《御前清曲》的故事。在李光地的故鄉安溪縣湖頭鎮,
人們可以看到其祖居的一副對聯:“綺羅日暖將軍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令人懷想當年南音繁盛興旺的情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