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關注『海地』

關注『海地』
2010年1月23日上午8:27公開累積瀏覽 426

    
         
                                      
                         關注『海地』
學到老好與同事友人高談闊論政治時事,近期之話題離不了香港的政經大事─政制與高鐵。大家誇誇其談,暢抒己見,發表偉論,有時因觀點立場迥然不同而爭論得面紅耳赤,唇槍舌劍,爭拗無完無了,學到老為緩和緊張的氣氛,扮作論壇主持人,提議談論最熱門的國際時事─海地地震,大家欣然和聲回應,熱切關注慘遭七級地震蹂躪,生靈涂炭,數十萬人死傷的『海地』國家慘況,大家十分讚賞多國政府對海地之大力援助及拯救行動,各人對飽受天災的海地人民表示無限的同情!並根據自己所知所悉,講述『海地』國家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狀況。為了更詳盡了解此國家,大家齊齊上網搜尋關於『海地』國家的資訊。學到老著意寫此網誌分享諸多BLOG友。 以下引用網絡資料
海地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原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哥倫布航行至此,將該島命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意即「西班牙的島」),1502,正式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由於天花的影響,阿拉瓦克人在島上絕跡。西班牙人遂從非洲販運大量黑奴,成為島上主要的勞動力。1697,根據勒斯維克條約,海地被割讓給法國1790,在黑人領袖杜桑·盧維圖爾領導下,海地人發動了獨立戰爭,是在拉丁美洲最早開始爭取獨立的國家。1804,起義軍攻佔太子港,宣布獨立,成立共和國。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價中,海地在177個國家中名列第153位。2004年,海地的GDP(按購買力計算)為120.5億美元,排名第145位;人均GDP380美元,排名第150位。2004年海地通貨膨脹率為22%,外債為14億美元。
海地貨幣為古爾德(Gourde),縮寫為HTG,一古爾德合100生丁。
海 地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大部分農民在自己擁有的小塊土地上耕作,提供基本的口糧。不獲利的小農場占全國耕地總數的70%。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海地獨立後將面積廣大的甘蔗種植園拆分成小地產分配給黑人所致(1791年海地的糖出口量為74000噸,1825年跌至2噸,1960年為15000噸)。在1791-1802年海地黑人起義期間,北部乾燥平原上的灌溉系統被黑人奴隸破壞,至19世紀初被徹底廢棄,導致占海地人口50%的北海地人只能在占全國耕地總面積17%的耕地上生活。1915-1934年美國佔領期間,在海地北部建立了一些大農場,其面積占全國耕地的7%,但提供了海地全國30%的農業產量。
海地的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種植面積約30萬公頃)和高粱。北方有少量旱稻,阿蒂博尼特區有7萬公頃的水稻田。木薯、甘薯、山藥等塊莖作物和香蕉僅供海地本國居民食用,並不出口。海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是咖啡,其種植面積約14萬公頃,其出口量在2.2萬噸至4萬噸之間浮動。次要的經濟作物包括甘蔗和劍麻。2004年,海地的出口總額為3.38億美元,最大的出口對象是美國(占海地出口總額的81.8%),其次是多明尼加和加拿大。糧食是海地最主要的進口商品,其次是紡織品和其他消費品。2004年海地的進口額為10.85億美元,最大的進口國是美國(占海地進口總額的52.9%),其次是多明尼加、日本和德國。
由於能源不足,海地的工業非常不發達。1960年代在阿蒂博尼特河谷建立了水力發電廠,首都太子港有水泥、麵粉、制鞋、紡織、肥皂、制藥、飲料、植物油、塑膠、傢俱、釀酒等小型消費工業,北部平原有劍麻加工廠,累凱平原的甘蔗種植區有糖廠。海地的失業率極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沒有固定的工作。
海地政府曾致力於發展旅遊業,並曾經設立了專門的旅遊部。到1956年,海地的外國遊客已經達6.6萬人,主要是來自北美的遊客,他們為海地政府帶來了除咖啡出口外的第二大外匯收入(1961年為1000萬美元)。1962年後,由於政治原因,來自外國的遊客數量大大下降。
美國是海地最大的援助國,在1995財政年度至1999財政年度之間,美國向海地提供了8.84億美元的援助,用於購買食品、農業發展、教師培訓、計劃生育和健康保障計畫。美國和平隊和其他民間慈善組織也向海地派出援助人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開發銀行也向海地提供了財政援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