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猝死成因及預防

猝死成因及預防
2011年7月18日上午8:29公開累積瀏覽 17711

  
         heart3.jpg
 
本港近日頻頻發生壯年人猝死事件,學到老惋惜逝者突然間失去生命,又感慨人生無常,覺得生命是十分脆弱的。事件教人更應珍惜當下生活,注重保持身體健康。學到老瀏覽健康網頁,查究猝死之成因,知悉90%猝死病例屬心血管疾病引起。今篇網誌轉載有關心臟性猝死成因及預防之健康資訊,請大家閱覽,學習保健常識,養成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得以預防各種病患。
猝死的主要原因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李麗芬醫生指出,猝死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臟衰竭和遺傳性心臟病,患者病發時會導致心律不正,繼而因心臟停頓而死亡。她引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為家族病史有猝死紀錄的人士植入心臟除顫器後,總死亡率較使用其他治療者低兩至三成;為曾心臟病發人士安裝,總死亡率較使用其他治療者更低三至五成。研究指出,心臟猝死個案中,逾八成曾出現心室纖顫,若沒有及時急救,患者可於幾分鐘內死亡。至於心臟猝死的病因,包括﹕
1、與冠心病有關佔約八成
2、源自心臟肌肉問題(如肥厚性心肌病或心肌發炎)佔15%
3、心臟結構雖然正常,但病因可能與遺傳性心律不齊(如布嘉達綜合徵Brugada Syndrome)或藥物有關佔5%
全球猝死年輕化
醫生勞永樂稱,猝死個案年輕化是全球趨勢,大部分估計與「都市殺手」急性冠心病有關。勞醫生解釋,城市人生活壓力大,常有高鹽、高糖及高脂不良飲食習慣,加上吸煙和缺乏運動,容易患上心血管病。冠心病或血管粥樣硬化患者過去多為60歲以上人士,但患者正不斷年輕化。勞永樂醫生呼籲市民要養成良好生活及飲食習慣,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明報世界衛生組織  整理:周宛媚
莫掉輕心
發病先兆:麻痺疼痛
本港每年有7,000人死於心臟病,有一半心臟病患者是沒有病徵;不過,有家庭醫生警告,手部麻痺或痛楚可能是心臟病的先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年過30歲應年年驗身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近年大部份猝死的個案中,九成均與心臟病有關,而心臟病猝死,主要是冠心病引致心絞痛、心肌梗塞、血管閉塞等死亡。她指出,一般人誤以為手部、膊頭或背部麻痺痛楚等與心臟病扯不上關係,但事實卻可能是心臟問題的一種轉介及反射症狀之一,切勿輕視,應詳細檢查病因。
關嘉美醫生續稱,中年都市人已屬心臟病高危一族,並有年輕化趨勢,她呼籲都市人「預防勝於治療」,年過30歲開始,應年年驗身,包括檢驗血糖、血脂、血壓及進行靜態心電圖檢查等,以減少成為隱性心臟病患者機會,因為人瘦並不代表你不會患上糖尿病或者膽固醇過高,故此及早預防,及時掌握病情,總比病發時才去治療來得好。
亦有心臟專科醫生表示,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會令血管壁變壞,導致「粥樣硬化」,此時血管會出現裂紋,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裂紋上積聚,漸漸地造成阻塞;每當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引發起心臟病發。如這些問題出現在腦血管,就會引起中風、腦溢血等。
新報記者
   预防心脏性猝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定期查体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治疗各种心脏病。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3.经常测量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4.控制体重等。
摘自007健康网 
www.007health.com

沒有留言: